三亚:旅游不留“碳”足迹
发布时间:2014-02-28 12:30 【来源:】
阳光沙滩、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是游客们青睐海南的原因,去年到海南过夜游客超越3000万人次大关。生态——成为游客们最在乎海南的两个字。
多年来,三亚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成效显著,为开展“低碳示范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各项低碳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最佳度假目的地、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景区 率先“低碳化”
倡导公共交通和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交通方式;旅游接待设施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三亚,不少景点景区都拿出了切实可行的低碳旅游指标和举措。
日前,我国首批25套直饮水设备在三亚南山景区等10家主要景区安装投入使用,游客可以方便地畅饮清洁卫生的直饮水,这些设备曾为上海世博会7000多万游客提供服务。
三亚各大景区都建造了生态停车场,即在地面铺设草坪,并在停车场种植或移植树木,利用树木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手段,最终达到“树下停车、车下有草、车上有树”的环保效果。目前,大小洞天旅游区、天涯海角旅游区、亚龙湾、南山文化旅游区等景区的生态停车场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
调查显示,夏季高温日,在普通露天停车场上,下午2点无遮阴地面是42.4℃,一辆黑色汽车的车内温度是58℃。而在露天生态型停车场,汽车的车内温度只有25℃。市旅游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生态停车场地表主要特点是“绿阴覆盖,透气透水”,从而大幅降低地面和车内温度。
进入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景区的游客必须乘坐景区准备的大型观光车,旅行团大巴车、私家车一律不得进入,既有效地控制了车流,更减少了景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有效降低了人为碳排放。除了观光车,景区内的餐厅、小卖铺等所用能源均是电能。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以随时捡拾游客扔弃在地上的废弃物,景区内的垃圾等也由景区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处理或转化。
大小洞天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环境优美,主要得益于景区的污水处理工程。在景区建设之初,景区决策层就决定走一条污水回收、变废为宝、节能增效之路,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大海。为此,他们花巨资建了好几个小型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的污水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并全部用于绿化浇灌,实现了污水处理零排放。不仅为景区开发建设节省了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生态。
“以创5A景区推低碳,以低碳助创5A景区”,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借“低碳旅游”的春风,着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据景区负责人介绍,天涯海角景区常规的旅游景区创建,与当前打造“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已不相符。他们将从游览、旅游交通、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景观质量、游客满意等10个方面,推动低碳旅游,全力争创国家5A旅游风景区。
为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三亚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槟榔河,率先推出“低碳游”路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积极打造“低碳旅游景区”,让绿色出游成为人们在三亚旅游的新风尚。
槟榔河旅游区推出的“低碳踏青之旅”以“健康、运动、环保”为主题,路线设计注重原生态、环保、健康,也更为人性化,同时还增加了和旅游区村民同跳竹竿舞、同唱祝酒歌等游客参与性项目。游客可以在生态餐厅、农家乐吃到有机蔬菜,或夜宿农家小屋,体验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亚各大景区用精细化服务为大批涌入的游客提供了个性、温馨的旅游服务,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公共设施引领低碳生活
近几年,三亚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并鼓励企业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应用低碳技术,在全市公共领域率先掀起低碳风潮。
在海南东线高速海棠湾路段,路灯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根据规划,海棠湾路网总长度达180公里,已安装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1028盏,太阳能庭院灯695盏。这些路灯完全依靠风力、太阳能发电照明,每盏灯就是一个独立的发电照明系统,当达到需要照明的条件时,智能控制器就会自动开启。
有关专家作过测算,安装在海棠湾的1028盏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在10年使用期内,如果按传统路灯每盏400瓦计,可以节约用电约2.5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95122吨,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7092吨。
同时,三亚随处可见的环保公交车也是一大亮点。三亚通过推进运力结构调整,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型,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等措施推进交通节能,制定了《三亚市公交车辆更新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三亚市技术状况和车容车貌较差,废气排放不达标的或至2008年12月31日止已营运5年以上的中、双门柴油公交车,更新为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以上的环保公交车。
目前,三亚已在5条公交线路推广达到欧Ⅲ标准的环保公交车80辆,其中包括三亚东民巴士有限公司的20辆天然气环保空调公交车。
在亚龙湾,一种新的集中供冷系统也在建设中,采用了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把冷量储藏起来的“冰蓄冷”技术。亚龙湾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项目是海南为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实施的第一个集中供冷项目,也是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债项目,其冰蓄冷技术的区域供冷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海南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副局长韩勇介绍,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用电下游需求的管理,解决海南工业与旅游业高峰争电的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该项目是国家级节能示范工程,总投资约1.74亿元,占地约18.3亩。建成后,将形成一座日供冷能力约18.7万冷吨,供冷面积40万平方米的冰蓄冷供冷站和双回8公里供冷管网,实现亚龙湾区域内的酒店和商业服务、旅游娱乐等场所的集中供冷。
此外,三亚加强了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以及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工作。红沙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鹿回头区污水处理、三亚湾新城污水处理等污水处理项目都已动工。三亚还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了海洋环境监察工作力度,并以三亚湾为重点,对各大海湾进行全面整治。加快实施海防林恢复工程,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退塘还林、退果还林、营造“三边”防护林以及城市绿化等工作。
阳光城市流行低碳建筑
三亚经济主要产值是在旅游房地产、酒店和景区中实现的,而一大批酒店设施、住宅设施的空调、照明等是消耗能源的主要载体,建筑节能成为三亚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有资料显示,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建筑物,而我国建筑能耗占能源耗费总量的比重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来的27%左右。近年来,三亚部分房地产企业、企业家开始合力推动建筑节能,努力实现绿色地产、低碳住宅、健康人居。
2006年以来,三亚大力限制实心黏土砖的生产,鼓励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开发和生产合格的新型墙体材料。同时,不断加强检查力度,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目前,三亚“禁实”城区建筑工程项目新型墙体材料使用率已达90%。“十一五”期间,三亚在全省率先彻底拆除了所有的实心黏土砖厂,共计年减少生产实心黏土砖3.2亿块,少用优质黏土365万立方米,减少每年消耗不可再生的优质黏土资源223亩,节煤3.43万吨,节约用电1100多万千瓦时。
三亚市墙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加快“禁实”和“推新”步伐,在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墙材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禁实”成果,逐步淘汰黏土制品,提前实现城区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目标,并逐步向区镇和农村延伸。
近年来,三亚积极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三亚常年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能充分提供太阳能热水器所需要的热能。三亚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优势,在全市民用建筑中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以更低的能耗建设“绿色生态建筑”。三亚出台的《关于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凡新建、改建的12层及以下住宅建筑和宾馆酒店将全面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并要求建筑工程要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方可交付使用。
为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目前,三亚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窗系统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绿化降温节能技术、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工作,整体提升全市建筑节能水平。
在三亚更为广大的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沼气池建成使用,农民做饭、照明也有了更加洁净、便宜的能源。
在低碳之路上加速前行的三亚,正在实现从大旅游业向低碳大旅游业的过渡,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