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除了争议她还有什么?
2015-09-22 15:36 出处:中国E时尚
作者:高翊峰(小说家,编剧,杂志人)
聊田朴珺之前,我想说件事情,方便我展开聊。初次认识时,我叫她田小姐,她笑了一下;第二次见面,我试着叫小名meme,她依旧只是笑了一下。但这两个笑容,有些微不同。然后她便用第二种笑容,聊到了最爱的食物,就是红烧肉,来台湾,忘不了的就是酱肉。然后,她不再是田小姐,而是meme了。她就是这样的女孩。
她那样的笑容,让我深深觉得,认识一个人,透过资料是愚蠢的。所以我试着以我少量与她接触的时光,来看待她。
和meme认识与交流的过程,很难不被她鲜明无比的个性给濡染。抽象一点描述,meme的热情,像是初冬阳光的温度;对陌生事物知的追求,让她眼珠子溜转起来,有好奇猫的模样。越认识越多一些,就会知道,她的腰杆子,如果打算挺起来,那也是硬邦邦的直,没打算给谁折弯几度。
这样的特质,跟她是上海姑娘无关,也不是因为她去了纽约,经历一趟灰姑娘般蜕变的旅程,而是她有一种强悍的人格,奠基在她的骨子里。
如此强烈率真的骨气感,也造就了朴珺的文字风格。
于是,我读到她大咧咧写的字,就像她大咧咧说着话,并且让人知道,过去她走过来的这些日子,也是大咧咧的。她没打算遮掩,也不特别要彰显给谁知道。
不论是出国游学,还是跟一票财富如海深厚的家伙交手,那怕只是一个女人在现代环境,如何带有尊严与像样地活下去,meme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过去,因为工作,见过不少在各方面都成功的女孩,都有一套标准。因为对自己落实了自己的标准,所以抓住了一些高度,而meme是其中少数落实的够透明的女孩。所以看这本《习惯就好》时,偶尔是会因为meme奇妙标准的固执,淡淡在心底笑出声的。
如果把《习惯就好》这本书当做一般女孩游学美国的心情杂记,那你可能错过很多细节;如果把它当做晋身上流社会的女孩捷径之书,那估计你可能也要自我丈量人生际遇是怎么一回事。
这本书,确实有忽上忽下的两层意义存在。
在我看来,这一本书里的许多小故事,说出了一个讯号:田朴珺这位上海姑娘在纽约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确实经由每天每天过日子,认识了犹太人珠宝商,发现了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国外的荒芜问题,更在没有任何一张信用卡的状态下,在世界的中心纽约曼哈顿,给自己贷款买了一套小房。然而这些看似无用的日常生活,为她带来了挑战世界的经验值。
我一直以为,真正不凡的金字塔,都是由最平凡、最底层的第一块石头开始的。
纽约,也是meme的一块基石。
田朴珺,这样以为女孩,当然是充满争议的。就像那些熬过父权时代的女性,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挑战男性社会留下的旧传统,旧有的价值观。
不是吗?她被学校退了学,做过演员,跑过龙套,曾经身无分文,投身房地产,渐渐成功之后,重回纽约学戏剧表演,又因缘际会钻进学美容与基因工程有关的医科领域,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投资。绕了一圈,再回到影视娱乐产业,成为电影制片人,获得亿万票房的好成绩,还获得国际性的现代女性奖项的认可等等,这些成绩,在年轻女孩与男孩眼中,或许都是不可思议的奇异际遇。
但对我这样写字的人来说,田朴珺,真实具有意义的,是作为一位挑战者的身份。
一如《习惯就好》这本书,之于我,不是游记,也不是励志书,而是现代女孩挑战人生可能性的姿态之书。
经历书中以上以下这事那事,一般人会变得圆滑,变得市侩,变得无比娇贵,也可能大头症骄纵,但你和他一起吃上一顿火锅,一起啃上几块红烧肉,就会知道,她跟当初那个在上海长大的领家女孩,没有太大改变,基本上就只有一整个,骨子硬,不愿服输!你说她做不到,她会笑笑回你一句:怎么做不到,不一定吧!转个身,她会一脸古灵精怪,用结果告诉你,怎么着,我做到了吧!
这不是一个上海女孩走入成功世界的原因,而是所有登顶的现代女性,全都有这样同时柔软,却又坚韧的性子。
田朴珺,就是使着这样的性格,一路走到了现在她的位置,不高也不低,刚好看见她想要看见的某座山头,如此而已。没有更多,也不会更少的高度:一个让认识meme的人,都值得从容与她凝视,然后彼此给对方一个适切微笑的高度。
盘点时尚圈代表性的时装
《阿戴琳的年龄》(The Age Of Adaline)剧照 尽管真人版电影《灰姑娘》中繁复唯美的裙子以及精美绝伦的水晶鞋,勾起了不少人的公主梦,但是作为一部真正的时装剧,我觉得实穿性...
- Copyright © 2006-2015 Fashion-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时尚互联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518号
- 联系我们 QQ:1511754483